2012年1月4日是我去新单位浑源县人民法院报到的日子,一大早我就整装出发来到县法院,以前在县城里也经常路过法院,但报到这天来到大门口,感觉却与以往不同,除去依然有的神圣庄严外,今天又多了一份亲切与激动,看着法院的办公楼,觉得它也好像感受到我的到来一样,张开双臂在迎接着我。转眼一年半过去了,回首这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时间,觉得自己经历了很多,成熟了很多,从一开始被安排在民一庭学习观摩,第一次作为书记员参加庭审,第一次到农村参加巡回审判,第一次参加法院系统培训,第一次担任审判委员会会议记录,这么多第一次因为未知而附带着一丝丝的不安,现如今仍历历在目。
“学会工作前,先学会做人”,这句话从我刚参加工作时就一直深深烙在我的心里。适用于浑源法院,我想应该这样说,在这一年半里,几乎每一个“浑法人”都给我在做人方面留下了很多的启发。当一个人寻求帮忙,大家都不会有“事不关己,己不劳心”的态度,当一位老法官在开完庭后,帮助其他正在调解案件的年轻法官做调解工作时,我想说这就是“浑法人”。我很认同我们张院长的一句话“浑源法院的人都很优秀”,现在我明白了每一个人在这存在的原因。
时间长了,作为年轻人的我和单位里的老同志慢慢熟悉起来,这些老同志现在虽然不在审判、执行一线上,但他们身上有最让我钦佩的东西——踏实、任劳任怨、不怕苦不怕累,时常接触了解后,我对他们充满着敬意,因为他们身上存在的是作为一个人最朴实的品质,所以让人敬重。我们院党组的一位党组成员,单位里的“老人”都称他“老纪”,“老纪”已经快退了,但是在今年参加县里组织的集体义务劳动时,他干的却比我们这些年轻人只多不少。这样的人在浑源法院里很多很多,曾经看见过张院长每天总是前几名到单位上班,看见过院纪检白组长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单位,看见过审监庭老田庭长加班加点的复查案卷,看见过乔法官不厌其烦的调解案件,看见过档案室邢大姐默默而又认真地守着那一屋子档案,看见过清洁工王大姐每天在精心地擦着玻璃门和栏杆,看见过门卫郝大爷认真地履行着他的职责。我想,这不单是工作态度,这更多的是做人的态度。即使是经常被批评心浮气躁的的年轻人,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让人学习的可取之处。当然,除了这做人的基本准则之外,“浑法人”的专业技能是过硬的,负责单位网络信息技术的是一位来单位不久的公益岗位大学生,可是照样可以把整个法院的网络信息工作维护的稳稳妥妥;办公室的工作繁杂细致,可是李主任和赵姐两个人,一样可以把工作完成得一丝不苟;小薄法官年纪轻轻就被上级法院评为“办案能手”。这就像是一架飞机,缺少了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安全飞行。我想于单位也一样,浑源法院里的每一个法官、每一个执行员、每一个书记员、每一个行政干部就像是飞机里的每一个部件,同等重要,而其中的区别只不过是其所安装的位置不一样罢了。想到这,我要说我对浑源法院的归属感离不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。
其实在一些人眼里,机关里的工作不必这样。但是我想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,当你看到我身边这一位位平凡而又真实的人,从这些人身上,你就会懂得为什么他们快乐,也会认为原来人格魅力远比权力来得有效。还记得在来法院工作前的一位老领导说过,“以前的时候,经常被称赞,随着你的职位越来越高,所接收到的称赞就越来越少了。”现在,我很想补充一句,虽然接受的称赞越来越少了,但是只要足够优秀,认可是一直会存在的,只不过表现形式不是称赞罢了,按我的思维理解,我想那应该是折服。就像我折服于院领导们过硬的业务知识、严谨的工作态度、细微的职工关怀;折服于老法官对我们新人的教育、关怀和宽容之心等等等等。
刚到法院工作时,由于自己此前三、四年的时间是在乡镇工作,与自己所学法律专业不怎么打交道,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地应付。新旧法律法规的更替、业务知识不熟悉对工作形成了很大的阻力,但是同事们鼓励我、包容我、帮助我,使我觉得“虽然有压力,但是不压抑”,这些鼓励、包容与帮助这时恰恰成为了鞭策我不断学习、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《我在为谁工作》一书里,有这样段话“一个人做他适宜而且喜欢的工作,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才华、能力和潜在素质,不断自我创造和发展,他就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。有实现自我动力的人,往往会把工作当做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,竭尽全力去做好它,使个人价值得到确证和实现。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,他将体会到满足感,内心充实就如同植物发芽般迅速膨胀。”我想,浑源法院这份工作正是可以给我发挥自我才华、能力和潜在素质的平台。曾经只以为,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,代表着神圣与荣誉,在这工作自然是高人一等的。但经过这一年半的工作,我理解到并不全是想象的那样,在我们这个偏远地区基层法院里,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平凡和琐碎。想象中高高在上手持法槌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法官们,现实中却是一个个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人。但正是这些平凡而真实的人挺起了整个国家司法审判的脊梁,正是这些平凡而真实的人鼓励着我不断的进步,我在这些平凡而真实的人身上,可以看到忠诚、为民、公正、廉洁。工作中我出过差错,接受过批评,也被误解过,但很庆幸自己身边有一群这样的同事和领导感化着我,让我可以有良好的心态,理智虚心地去对待这些批评与误解。从原本开庭时手忙脚乱到现在开庭时从容不迫,从原本制作文书不规范到现在制作的文书被大家认可,从原本因为出差错而被批评到现在被感谢被表扬,这种感觉真的很好,我想这就是成长,我喜欢这种感觉——在一片希望的田野上。